侧边栏壁纸
博主头像
里奥的博客博主等级

行动起来,活在当下

  • 累计撰写 51 篇文章
  • 累计创建 8 个标签
  • 累计收到 2 条评论

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大话设计模式 Golang 版 - 观察者模式

里奥
2024-10-05 / 0 评论 / 0 点赞 / 22 阅读 / 2197 字

关于

大话设计模式 Golang 版 是将 <<大话设计模式【Java溢彩加强版】(作者:程杰)>> 里面的 Java 代码用 Golang 重新写了一遍, 然后结合 图说设计模式 做总结归纳

简述

观察者模式(Observer Pattern):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依赖关系,使得每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,其相关依赖对象皆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。观察者模式又叫做发布-订阅(Publish/Subscribe)模式

建立一种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,一个对象发生改变时将自动通知其他对象,其他对象将相应做出反应。在此,发生改变的对象称为观察目标,而被通知的对象称为观察者,一个观察目标可以对应多个观察者,而且这些观察者之间没有相互联系,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和删除观察者,使得系统更易于扩展,这就是观察者模式的模式动机。

UML 结构

下面的 UML 图是原书中使用 Java 的 UML 图, 由于 Golang 中没有抽象类, 所以在代码实现时需要将 Java 中的抽象类转换为接口来实现

chapter14-01-uml.png

  • Subject 和 Observer 是一种依赖关系 (dependency),用一条带箭头的虚线表示;

依赖关系 (dependency)
依赖关系 (dependency) 依赖关系是用一条带箭头的虚线表示的;如上图表示 Subject 依赖于 Observer;他描述一个对象在运行期间会用到另一个对象的关系; 与关联关系不同的是,它是一种临时性的关系,通常在运行期间产生,并且随着运行时的变化; 依赖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;

显然,依赖也有方向,双向依赖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结构,我们总是应该保持单向依赖,杜绝双向依赖的产生;

注:在最终代码中,依赖关系体现为类构造方法及类方法的传入参数,箭头的指向为调用关系;依赖关系除了临时知道对方外,还是“使用”对方的方法和属性;

代码实现

源码下载地址: github.com/chapter14/

典型应用场景

在以下情况下可以使用观察者模式:

  • 一个抽象模型有两个方面,其中一个方面依赖于另一个方面。将这些方面封装在独立的对象中使它们可以各自独立地改变和复用。
  • 一个对象的改变将导致其他一个或多个对象也发生改变,而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对象将发生改变,可以降低对象之间的耦合度。
  • 一个对象必须通知其他对象,而并不知道这些对象是谁。
  • 需要在系统中创建一个触发链,A对象的行为将影响B对象,B对象的行为将影响C对象……,可以使用观察者模式创建一种链式触发机制。

优缺点

优点

  • 观察者模式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在解除耦合。让耦合的双方都依赖于抽象,而不是依赖于具体。从而使得各自的变化都不会影响另一边的变化。
  • 观察者模式在观察目标和观察者之间建立一个抽象的耦合。
  • 观察者模式支持广播通信。
  • 观察者模式符合“开闭原则”的要求。

缺点

观察者模式的缺点

  • 如果一个观察目标对象有很多直接和间接的观察者的话,将所有的观察者都通知到会花费很多时间。
  • 如果在观察者和观察目标之间有循环依赖的话,观察目标会触发它们之间进行循环调用,可能导致系统崩溃。

参考链接

0

评论区